top of page

出拳的基本原則 - 要用腳還是用腰?



  1. 以手領足 (上下相隨)

  2. 以指領肘、領臂


上述兩個要點,大概是學習拳法,最初步需要領會的 至於是用腳發力還是用腰發力? 答案,都不是。


現今,普遍常見的拳法,會強調出拳時

  1. 轉腰帶腳,以腰部發力

  2. 股四頭肌發力蹬地來產生動作位移

轉腰帶腳,會導致腰部成為旋轉支點,而骨盆、髖、膝的活動性因此受限 當腰部作為支點,時間久了以後也容易累積關節損傷


股四頭肌發力蹬地

練習步伐時,若以股四頭肌來控制移動,反而會忽略重心的控制,導致重心移動相對不穩 且發力所產生的反作用力,也容易使踝關節、膝關節受傷。

人體的動能向前傳遞,最關鍵位置在骨盆,身體的位移或者力量的輸出,應專注在骨盆的活動。 配合上述2項要點

  1. 以手領足: 腳步的活動,是跟隨著手的動作的,而非以腳為出發點。其他的身體部位則盡量放鬆,不需要去思考如何控制,將專注力放在手與腳的協調行動即可

  2. 以指領肘、領臂: 任何的位移動作,都是以手指為引領,好比遠方有一條線,將我們向前拉, 手肘、上臂,肩膀,只是跟隨拉力而前行, 不需以腰部或者肩部的推動來產生發力, 身體內部的推力,皆會產生一股向內的反作用力 回到自己身上,反而自傷。

  3. 專注骨盆的活動: 骨盆的移動方向,代表著全身的重量移動方向, 當我們想要移動重心時,應以骨盆為出發點, 而不是以腳的行動來推動骨盆。

這些要領所帶來的好處,難以用文字說明 只能簡單紀錄,給有心人去體會、嘗試。 我是喜歡打拳擊,也喜歡太極拳的運動按摩師 探討拳的力學,是我現在的學習目標 希望邊紀錄的同時,也能帶給讀者一點發想。










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羽球 VS 拳擊 ? 是衝突 ? 還是相輔 ?

上週,有一位因羽球訓練,導致肩膀受傷, 經常肩前窩疼痛與三角肌後束疼痛的學生,報名了拳擊體驗的課程。 其問題來自於殺球動作習慣用肩胛前傾,肱骨內旋前移來代償動作, 這樣的代償方式可以減少大肌肉的收縮,延長競賽耐力。 然而,關節前頂的時候不僅前側韌帶不斷受壓拉扯,...

 
 
 

Comments


  • generic-social-link

​@ 2019 by 悠格 / 運動按摩工作室

TEL : +886912717231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