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骨頭到底怎麼動 - 整脊啪過去就好了嗎?



這篇不想寫太長,只是想給大家一些觀念。 但可能不小心還是會寫得有點長.....。

整脊是否成功,對客戶而言最淺顯的指標,經常在於有沒有喀啦聲。

對,也不對。

骨頭的喀啦聲響,要創造出來並不困難,

肩夾擠的個案,肩膀抓起來鬆鬆轉,隨便都有喀啦聲


膝髕骨跑位、頸椎跑位、腰椎跑位等等,應該大家都有經驗,伸個懶腰,轉個脖子就會喀啦喀啦響。

----嚴格來說,聲響不可做為評判,做整脊的時候,聲響只是代表關節被移動。 關節附近的小氣泡,或者積水,可能會因此被紓解

(小氣泡與積水,會造成神經的刺激,產生痠痛問題)

至於是否拉到對的位子?端看軟組織的變化:

  • 韌帶鬆掉了嗎?

  • 關節囊鬆掉了嗎?

  • 肉不繃住了嗎?

  • 關節的旋轉恢復滑順、回到動作軌跡上了嗎?

基本上,喀啦聲某種程度可以代表關節被拉開,但不一定位子真的對了

若是此人的關節與軟組織情況,打結不是太厲害, 身體張力異常的部分不太嚴重,

那麼骨頭會在關節拉開以後自行調整回位,

可以說是骨位的調整與軟組織的放鬆可以相輔相成,

但若是軟組織已呈現固著、雜亂結構是無法因為頓力而被解開的。

那麼整脊的結果--- 若結構雜亂,即使聲音出現,同時也意味著, 軟組織會在那之後以更大的張力來自我保護,且個案本身可能無感

因為身體會用不同的方式繼續代償。

或者,頓力扯斷了大範圍的結構, 導致後續產生像肌肉拉傷、抽筋、微撕裂感的疼痛。

因此,做整脊之前,皮肉的狀態評估十分重要, 先確定皮肉的連動性良好,骨頭被帶動的時候,才能順利歸位。

另一個皮肉骨的連動性則是在於,擺好開椎的姿勢以後,

可以觀察到,哪一些空間是被壓縮,哪一些空間是被拉長,

操作者的手,要能觀察到這些軟組織的異常張力, 使用雙手去抵銷這些張力(貼住皮並微微挪動,把壓縮的地方帶開,把拉長的地方回推), 同時做好開椎動作的擺位以後,才去頓力推動骨頭。

每一次的頓力可能是很輕微的,就像是輕晃而已, 10次的輕晃,經常是比一次性的頓力開椎還要更合適。

組織是有適應性的,因此我們要懂得去評估其負荷的能力,來決定給予多少力量的介入,

也要評估組織的連黏狀態,要照顧的範圍越大,力量就會下得越淺。

以上, 是我的個人經驗,與大家分享 每個人的操作經驗都不同,沒有絕對的對錯, 只要能讓客戶的問題紓解,就是好辦法。

Komentarze


  • generic-social-link

​@ 2019 by 悠格 / 運動按摩工作室

TEL : +886912717231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