動作控制、動作優化的魅力與價值是什麼 ?
- Joe Wang 夢凡
- 2022年11月17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動作控制的訓練大多不是累在身體,是累在心裡。
很多與控制相關的訓練,做完了不會爆汗,但會讓你想要躺著不動,
心很累想著自己的身體怎麼會如此不受控制,
看起來這麼簡單的動作,怎麼會如此艱辛?
學生能不能拿出足夠的意志力,去不斷專注在自己不擅長且艱澀的感受與動作?
能不能抵抗挫敗感,一再一再嘗試?
老師能不能從細節端倪看見動作可以調整的地方? 課後要設計什麼新的方針,用在下一次的訓練?
這是一個找回身體功能的必經過程,
控制訓練的比例,將會大於肌力訓練,累的也就是頭腦跟心靈。
同樣是肩推的動作,優化訓練師要能夠讓學生體會, 以背部、肩部、肘部三個不同位置發力的感覺是什麼 ? 既然要由不同的位置發力,那麼動作角度就會有細微的變化, 最重要的是,指導者如何能得知,學生真正使用了目標部位發力?
尤其,學生經常是無法表達出自己的感受的。
同樣是臥推的動作,又如何能以背部、胸部、肘部、肩部做不同的發力位置 ? 動作控制,仰賴的是訓練師對學生的動作線條,快速分析的能力, 在視察的當下就能掌握學生發力的位置、重心的位置、無力的位置等等, 並且能夠了解,這些位置的問題是來自何處 ? 完成評估後給予一套輔助訓練, 可能適用於改善職業傷害,也可能是用於提升深蹲的重心掌握度、骨盆穩定能力等等......。
上一篇文章提過一位學生,走路無法避開障礙物、單腳站只能維持兩秒 用盡全力臥推,只能10kg,
後來,經過一連串的控制練習,沒有特別做肌力訓練,我選擇了跳過中間的重量,
直接練習20KG的空槓臥推, 她也很順利地完成5下*3組,不慌不忙不害怕。
其實,她的進步在於,把原有的力氣誘發出來而已。 本身工作就屬勞動性質,不該缺乏肌力,缺乏的只是正確的動作模式,
當我們能運用適合的動作模式發力,力量就會比自己想像中還要更豐沛;
模式正確了,力量就會爆發出來。
先學會適合自己的模式,再去挑戰肌力, 就會發現前面的路,逐漸明朗!
而其中的關鍵,就是訓練師,要能懂學生的感受,就如同懂自己一般。
By 悠格運動按摩師 / 動作優化訓練師 Joe
Comments